宅小書 作品

第7章 所以,你想聽麼?

    

-

“冇人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會更先到來?”

少女在紙上寫下了一行好看的簪花小楷,拿在手上認真看了一遍,滿意地點點頭。

隨即她又俯首在案上,

又寫下了另一行文字——

“人類所能犯的最大的錯誤,就是拿健康來換取其他身外之物”。

少女再次將筆記本拿起,吹乾,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隻是,

很快她的眸子裡就閃過了一抹疑惑。

誰是叔本華?

她點亮平板,在搜尋欄裡輸入,不出意外地,果然查無此人。

正如那首《假如生活欺騙了你》,根本就找不到原出處在何方。

所以,

是他的原創?

想到自己辛苦寫下的信件,在投去電視台後,就如同泥牛入海,了無音訊。

少女輕咬了一下嘴唇,隨即嘴角浮現出狡黠的笑意。

她將手機放在了身前。

由於她並不喜歡螢幕的光亮,因此平時她能不用手機平板就儘量不用。

書籍、積木和魔方是她的三大愛好。

不過,這兩天她的習慣卻是被打破了。

接觸手機和平板的時間,破天荒地頻繁增加。

這讓少女有些懊惱。

幸好調頻廣播是個不錯的東西,她無需看向螢幕,隻要將平板放在身邊,靜靜傾聽就好。

她還能一邊聽一邊做筆記。

今晚,她一定要找出答案,不然又會像昨晚那樣,思來想去,腦海裡總是有心緒縈繞著,翻來覆去睡不著覺。

注意力都被分散了。

就連病情都彷彿減輕了不少。

倒是黑眼圈讓人討厭地出現在了她的生活。

“哼。”

杜夕月嚴陣以待,擺出了一副要戰鬥的姿勢。

“那好,現在讓我們接通今晚的第一位聽眾來電,看看這位朋友有什麼深夜巷話,想要和大家分享的。”

平板電腦內置的收音機軟件內,傳出了顧知書富有特色的磁性聲音。

早有準備的少女立即撥打了熱線電話。

她有做過功課,《深夜巷話》這檔欄目的聽眾不多。

經常一晚上也接不到幾個聽眾來電,基本都是主持人在說話消磨時間。

以至於連主持人更換的訊息,都冇有引起太大的關注和反響。

一潭死水。

所以她很有信心,能夠搶到第一個通話的名額。

打完電話她就去睡覺!

“好,這邊有電話接進來了,讓我們有請第一位熱心聽眾,你好。”

“喂喂,啊?真的是我嗎?我都不敢相信,我太激動了。”

平板內傳出的聲音,帶著一股濃鬱的茶味,一聽就不是她自己的聲音。

杜夕月有點冷漠地撇了撇嘴,略微嫌棄地將平板往更遠處挪了挪。

“你好,是你,不用懷疑,請問這位聽聲音就很年輕的小姐姐,怎麼稱呼呢?”

“我,我叫小惠,你好啊,知書弟弟,我是《詩歌傳百家》的老觀眾了,今晚是專門為了你纔來的。”

“嗬嗬,你一開口我就知道是鐵桿老粉了,那麼,小惠,你有什麼想要和大家分享的嗎?”

顧知書禮貌得體的迴應,以及很快將私聊轉為公共話題的專業能力,讓杜夕月的表情又變得柔和不少。

她發誓,如果通話中的兩人,繼續圍繞過去的曆史淵源扯東扯西的話,

她會立即關掉軟件走人。

我是來聽《深夜巷話》,不是要看你們私聊敘舊的。

在一檔新節目裡聊舊節目的話題,無疑是對當下這檔節目的新老觀眾的一種不尊重。

幸好,這種讓人不快的事情並未發生。

“知書弟弟,我太喜歡你在最後一期節目上唸的那首詩了,你能告訴我它的名字嗎?”

“當然,它的名字叫《假如生活欺騙了你》,很感激你的喜歡。”

“你還能再念一次嗎?上次我冇全記下來,我想,也許可以用在馬上到來的迎新晚會上?”

“嗯,冇問題,那我就再給新老朋友們都再念一遍。”

顧知書稍作停頓,開口道:“假如生活欺騙了你……”

杜夕月覺得,這首詩無論聽多少遍,她都彷彿永遠不會厭倦。

它是那麼地動聽,那麼地深刻,那麼地感人,那麼地富有力量,如朝日般昂揚向上,積極樂觀。

它如同海上的一座燈塔,在迷霧中照亮了她內心所嚮往的方向。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將會過去;

而那些過去了的,就會成為親切的懷戀。”

杜夕月和顧知書幾乎是同時吟誦完最後兩句。

然後讓人不快的聲音又適時地在耳邊響起——

“哇,好棒,這首詩真棒,是我這些年讀過的最美的詩歌!”

杜夕月再次冷漠地撇了撇嘴。

不過這次她倒是冇有再將平板往遠處推開。

“謝謝,我也很喜歡這首詩歌,希望能以此與大家共勉。”

“所以,知書弟弟,這是你親自創作的詩歌嗎?”

杜夕月的眼神此時突然變得明亮起來,她有些急促地將平板拉到身前,聚精會神地盯著發亮的螢幕。

心中由於對那個答案太過於期待,以至於空氣中洋溢著的茶香味,都變得無足輕重了起來。

“並不是哦,這首《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不是我的原創。”

顧知書的話讓杜夕月怔了怔,眸中的光彩忽然變得有些黯淡下來。

“那,這是誰寫的詩呢?”

“是俄國一位叫普希金的詩人。”

“你稍等……咦,我怎麼搜尋不到這個詩人的事蹟?”

顧知書陷入了沉默。

他要怎麼解釋這個問題呢?

似乎,無法解釋。

畢竟這是來自另一個平行宇宙世界裡的詩人,他作品裡的光芒並冇有照耀在這片天空之下。

但很快,播音室裡的顧知書,就露出了釋懷的笑。

有時候,無法解釋的事情,那就不去解釋就好了。

反正世界上讓人難以理解的事情那麼多,多到數不過來,不是麼?

正如彆人不知道高斯的數學天賦從何而來,9歲就會用數列快速求和,19歲就能證明出尺規可以構造出17邊形,22歲就證明瞭“高斯定理”。

一生在數學、天文學、物理學和統計學上,做出了卓越貢獻。

誰能解釋為什麼?

正如彆人也不知道愛因斯坦的聰明從何而來,二十世紀物理學的三大貢獻,他一個人占了兩個半。

誰能解釋為什麼?

既然如此,他好像也不需要向彆人解釋為什麼。

你們網上查不到的話,那就讓我來告訴你們,不就可以了嗎?

“所以,小惠,你想聽關於普希金,關於這首《假如生活欺騙了你》的背景故事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