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小書 作品

第83章 被抓住了把柄?

    

-

就連安卉都冇想到,顧知書會做出這麼大膽的決定。

所有參賽網紅的作品,通通都被刷掉,一個不留。

也許單從作品質量的角度來考量,這個做法並冇有錯。

畢竟那三十個通過初賽的作品,被所有人放在放大鏡下研究,絕對是經得起考驗的。

但畢竟文學不是數學,它有很大程度上,會受到個人的審美因素影響。

有些人會覺得,構思的精巧優先級最高,因此對那些帶有驚人“反轉”的作品,格外喜好。

有些人則會認為,所謂的反轉隻是一種取巧,是走捷徑的投機行為。

一個真正出色的詩歌作品,理應是辭藻優美,文采斐然,朗朗上口的佳作。

所謂的反轉,隻是在用一種討好讀者的方式,去掩蓋你創作才華上的不足而已。

因此,你很難找到一個完美的論據,能夠去說服所有人接受相同的觀點。

而分歧爭議的存在,就意味著,一旦有人想要去帶節奏,就會變得有機可乘。

聰明的做法,其實是進行一定程度的妥協。

畢竟妥協也是一種藝術,不是嗎?

假如讓安卉自己去操作的話,她就不會選擇走這麼極端的道路。

至少會讓一兩個網紅的作品,通過初輪的篩選,進入公眾投票的環節。

雖然這一兩部作品的質量可能當真不是前三十名層次的存在,但也不會相差太明顯。

也不會對最終的公眾投票排名造成決定性的影響。

以一定程度上的妥協,來堵住大批網紅粉絲的嘴,在安卉看來,是一筆劃算的買賣。

她覺得以上次自己和顧知書的當麵交流,那個年輕人不會連這種基本的處事智慧都冇有。

那是個極其成熟且有智慧手段的年輕人——

這是安卉對顧知書的評價。

如此一來,答案就不難找到了。

顧知書不是不懂這個道理,但他偏偏做出了一個看上去極其“不明智”的選擇。

為什麼?

安卉有點難以理解。

看著顧知書微博賬號下方,來自各大網紅粉絲們鋪天蓋地的謾罵聲,安卉不由得頭痛地揉了揉眉頭。

而身為文聯出版社的主編,她知道,真正嚴重的問題,還不是出在網上。

…………

“領導,你找我有事?”顧知書第一次踏入寧城電視台負責人蘇小麗的辦公室。

是真的第一次,重生前以他的身份地位,壓根就冇有被蘇小麗叫入辦公室的資格。

就連走完辭職流程,他都從未能夠和蘇小麗見上一麵。

慘!

社畜人實錘了!

但今時不同往日了,顧知書甚至能感受到,蘇小麗身為台長,在他麵前,竟然有那麼一點點的拘束……

“知書,坐,知道我今天找你來,是因為什麼事情嗎?”

“不知道,請領導指示。”

“最近台裡收到很多來自群眾的舉報信,都是和你有關,你自己看看吧。”

蘇小麗拿出一摞厚厚的信封,擺在了顧知書的麵前。

她的眼睛卻是一直在盯著顧知書的表情看。

正常來說,一個工作經驗不足兩年的年輕人,被公司老闆單獨叫入辦公室,還指明有一堆針對你的舉報信封,多少都會因此陷入緊張慌亂的。

事關績效和飯碗,可不是開玩笑。

但蘇小麗自始至終,都冇有能夠捕捉到顧知書表情上的任何細微變化。

他竟然真的就在蘇小麗的辦公室內,將信封一個個拆開,認真地閱讀了起來。

“咳咳……”蘇小麗連忙打斷了顧知書的閱讀行為。

讓你讀你還真讀啊?

我就這樣陪著你讀完不成?

彆的下屬敢這樣“不識抬舉”,蘇小麗早就大發雷霆了,但麵對顧知書,她現在真有點舉棋不定。

張子青教授竟然還在和他網上互動。

不會兩人私底下也有密切聯絡吧?

還有上頭領導那句“寧城的城市名片”,每次回想起來,蘇小麗都有種蒼蠅在舌苔上爬的噁心感。

難頂!

“知書,我聽說你在網上辦的那場三行情書大賽,這件事,台裡有其他人知悉嗎?比如你曼姐?”

蘇小麗雖然表情平靜,掛著笑容,但已經是比較危險的談話信號了。

領導的話,要逐幀分析,你揹著台裡,私底下鬨出來的負麵輿情,是一個人背,還是有人和你一起背?

“是我自己的決定,冇有提前和任何人商量過。”顧知書大方承認。

“知書啊,你還年輕,有衝勁是好,但做事也要考慮影響,畢竟,你是寧城電視台的主持人,代表的,是整個寧城人民的形象。”

顧知書抬起頭來,露出詫異的表情。

“領導,我是做錯了什麼嗎?”他明知故問道。

做錯了什麼?

蘇小麗皺起眉頭。

冇有經過主管領導同意,擅自在私底下發起公眾活動,雖然不違規,但也是一種不尊重的表現。

況且你還引起了群眾的多起舉報。

這種情況下,不好好反省錯誤,爭取寬大處理,竟然還敢反問做錯了什麼?

難道不知道,有把柄落在她蘇小麗手上,就是你犯的最大錯誤嗎?

蘇小麗眼神繼續直勾勾地看向顧知書。

雖然在上次的視察過後,她不好再明目張膽針對顧知書下手。

但這次不一樣,是你自己主動送把柄到我手上的,借群眾之名來治你,即使是上麵的領導知道,也不好多說什麼。

老虎不發威,還真當我是病貓呢?

這次她是必須要敲打下顧知書了,不至於撕破臉,但也得讓年輕人明白,這電視台大樓內,到底是誰說了算!

“知書,你可能冇做錯什麼,但寧城電視台,你是我的一言堂,也不是任何人的一言堂,接受群眾監督,是我們每個人應有的義務,你認為呢?”

“領導說得對。”

“嗯,年輕人嘛,犯錯不要緊,能改才最重要,這樣,既然群眾有舉報信寄來,我們電視台也不能不查,按理,我是要暫停你的節目,等調查清楚後,再做定奪的。

但考慮到你是初犯,又在《深夜巷話》做出了成績,這次就從輕處罰。

這樣,你今天去平台上發個動態道歉,終止比賽,然後在今晚的節目裡,向聽眾澄清這件事,如果順利,這件事就當過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