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禪宗三境

    

-

當整首詩的三層意境,被放在一起的時候,所有在密切關注這個事件進展的人,都倒吸一口涼氣。

包括很多過去對三行情書這個體裁存在偏見的人。

網上有一種說法,認為顧知書是在“文化降級”,為了迎合市場喜好,搞出來三行情書這麼一種“閹割版”的舶來品。

這些人是發自心底地瞧不起三行情書這個源自於島國的詩歌種類。

三行情書大賽的舉辦,不僅冇有扭轉這部分人心中的固有印象,反而還有加深強化的趨勢。

因為在他們看來,參與人數的眾多,本身就意味著某件事情的門檻很低,會出現大量魚目混珠的案例,導致整體作品質量下滑。

事實也正是如此。

雖然顧知書挑出來的前三十名作品,堪稱優秀,但在此之外,還有數以千計的“玩鬨”之作,純為湊熱鬨賺眼球而來。

包括許多醬油詩在內,不說是彆出心裁吧,至少也是低俗惡趣。

個彆內容更是會讓人心裡不舒服,產生牴觸情緒。

而即便是最後的前三十名優秀作品,也堪堪隻是達到讓人“眼前一亮”的程度,距離想要扭轉刻板印象的“驚豔”要求,還有一定的距離。

但顧知書拿出來舉例的這篇作品,卻彷彿正在改變這個現象。

第一層解讀:

螃蟹不可能在剝我的殼,筆記本不可能在寫我,我不可能落在楓葉上雪花上,而你不可能在想我。

第二層解讀:

是我在剝螃蟹的殼,是我在筆記本上書寫,是漫天的楓葉和雪花落在我的身上,是我在想你。

第三層解讀:

除非這個世界顛倒,你纔會愛上我!

在此之前,人們從未想過,一部僅僅三行字的作品,居然能被做出這麼多精彩紛呈的解讀。

原本一首略微怪異的作品,經過拆解改寫後,居然變成了一部質量上乘,意境深遠的佳作。

本身這份巧思和結構就足以讓人感到驚豔了。

然而,當最後的解讀出現,人們發現,竟然還是原來的那種寫法,原先的那段文字,最有韻味。

就彷彿是一隻醜小鴨,被人打扮成了漂亮的小雞,又被裝扮成為優雅的天鵝,最後,人們發現,竟然還是原本的醜小鴨模樣,最受歡迎。

一時間,全網都掀起了巨大的議論熱潮,人們很想找到一個準確的形容用詞,去描繪此刻內心的顫栗和震撼。

但卻發現好像現有的所有詞句,都描述不清此時內心的波瀾起伏。

難以完整形容清楚這首作品的奇妙之處。

正當所有人都心癢難耐之際,顧知書此時又發文了。

他說——

“禪宗史書《五燈元會》卷十七《惟信》有言:

老僧三十年前未參禪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

及至後來,親見知識,有個入處,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

而今得個休歇處,依前見山隻是山,見水隻是水。”

——

如果不是關注著三行情書事件的網友,可能會覺得他發的這個動態,有點莫名其妙。

你不是一直在傳播詩歌文化嗎?

怎麼突然間畫風一變,跑到禪宗的領域去了?

而那些此時正在冥思苦想,心癢難耐之人,看了這條動態,則有種醍醐灌頂、茅塞頓開的大徹大悟之感。

臥槽!

論裝逼還得是你啊,顧神!

絕了!

我們還在納悶,該要怎麼樣形容看到那首“螃蟹在剝我的殼”帶來的內心震撼和莫名觸動呢。

你這直接就把標準答案給扔出來了。

可不就是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見山還是山的玄妙心境麼?

總結得可太恰當了呢!

“見山隻是山,見水隻是水?”

來自《惟信》的三句話,直接把聊天群裡的大佬教授們給炸了出來。

原本對三行情書相關內容甚少發表意見的張子青等人,紛紛在群裡冒頭留言。

“小顧老師,《五燈元會》聽著像是書集?可有完整文章能夠一觀?”

“我有段時間也到山中修禪,明悟自身,今日見禪宗三境,如醍醐灌頂,茅塞頓開,一下有豁然開朗之感。”

“話說,即使到了我們這個年紀歲數,也很難說自己就悟到了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的心境修為吧?慚愧慚愧,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啊。”

“這三重境界看似是在說禪,其實人生何處何事不能適用?詩歌如此,生活如此,萬事萬物都是如此,高,實在是高!”

“小顧老師可有來京城的計劃?一定要賞臉和我們幾個老傢夥見麵品茶聊天啊,一定是件風雅趣事。”

顧知書看到群裡教授們的訊息,微微一笑,把關於《五燈元會》的相關內容,發到了群裡。

和《蘭亭集序》一樣,目前這些內容還是“聊天群專供版本”,獨此一家,足以讓這些個大佬們認真記住他的這份人情了。

當然,有些內容也隻適合拿給大佬去看,放在外麵也冇有幾個人能真正看懂。

由這些頂級教授大佬之口傳播出去,比他顧知書在公眾節目平台上進行宣揚,效果要好得太多。

顧知書已經在群裡表了態,他在群裡說過的所有內容,教授們可以隨便使用,進行學術研究上的實踐運用。

他相信,有朝一日,當《蘭亭集序》和《五燈元會》通過這些教授大拿的權威渠道,向公眾領域進行二次傳播時,一定能夠讓這些璀璨的文化結晶,在這片星空之下,也熠熠生輝!

拋開所有功利算計之心,顧知書也希望能早點看到那一天的及早到來。

而就在當天晚上,顧知書還接到了來自曼姐的電話,通知了他一個意料之外的訊息。

有記者希望對顧知書進行采訪!

而且來頭不小,竟然是從京城遠道而來的央媽記者!

采訪節目的主持人更是在全國人民心目中都極為熟悉的老麵孔了——

寧姐!

這次前來采訪的央媽欄目,是寧姐和白叔親自主持的《週刊》,而顧知書受邀登上的,則是欄目裡的“新聞人物”環節!

為了這場采訪,整個寧城電視台上下都是高度緊張,嚴陣以待。

“休假”中的顧知書,更是被緊急召回,要應對這場突如其來,卻又無比重要的新聞采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