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小書 作品

第110章 你招惹她乾嘛?

    

-

“犬儒學派徹底否定社會與文明,鄙棄世俗的榮華富貴,它的代表人物是狄奧根尼,傳聞,征服者亞曆山大曾問他想要什麼賞賜,他回答道:

隻要你彆擋住我的太陽光就好。

犬儒學派的信徒對人類的真誠輕蔑不信,對彆人的痛苦無動於衷。

…………

伊比鳩魯的快樂主義、斯多葛學派的禁慾主義,以及懷疑學派,構成了晚期希臘哲學的三大流派。

至此,哲學家們不再關注世界的本原,而將目光投向了——

人!

…………

從公元476年開始,西方世界進入到長達一千多年的中世紀黑暗時期,哲學淪為神學的婢女。

直到文藝複興、理性覺醒,哲學才逐漸恢複了生機與活力。

…………

【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

康德在人類思想史上呐喊出的這句話,如星辰般閃耀,熠熠生輝。

然後黑格爾提出‘絕對精神’理論,將傳統的形而上學推到了頂峰!

哲學到了這個時期,理性的建構、自我主體性的建構、人與世界關係的建構、人類生存內在秩序的建構,也既傳統理性的框架,基本搭建完成。

哲學家們開始將目光對外發散,關乎生命、**、本能、語言、存在和幸福的話題,紛紛湧現。

富有詩意的哲學也在此時誕生。

正如尼采用生命演繹的那句激情話語:

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

深夜的時間在悄悄溜走,節目的聽眾們都漸漸入了神。

關於哲學,他們好像從未有過像今晚這樣,直觀而又深刻的認識。

顧知書並不是像課本一樣,將每個流派的哲學觀點都闡述得極其完整,滴水不漏。

他隻是列舉了每個重要時刻重要人物的一個重要觀點,並且配上了一小段讓人印象深刻的小故事。

就像是一艘小船,載著所有聽眾從一條名為哲學的長河裡順流而下。

兩岸傳來雄辯之聲。

從泰勒斯到畢達哥拉斯,從柏拉圖到皮浪,從培根到休謨,從笛卡爾到萊布尼茨,從康德到叔本華再到尼采……

不管這些名字是熟悉還是陌生,是真實還是虛構,此時此刻都顯得不太重要了。

因為僅僅是坐在小舟上的驚鴻一瞥,就足以讓人感受到哲學長河兩岸的瑰麗和風光。

目眩神迷!

而更讓聽眾們感到期待的,則是顧知書剛纔談及的一句話——

詩意的哲學!

後麵舉的尼采語錄,更是讓無數人印象深刻。

本身尼采在深夜宇宙人物係列之中,就是個人氣極高的角色,憑藉一首《孤獨》招攬了眾多粉絲。

如今,新的尼采名言出現——

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

美!

太美了!

和《孤獨》聯絡起來,幾乎是讓人不費吹灰之力,就體會到了顧知書那句“詩意哲學”的內涵所在。

哲學和詩歌,竟然在這一刻,產生了交融。

要知道此時守候在電台前的,絕大多數都是《深夜巷話》的老聽眾,是詩歌的愛好者和追隨者。

現在突然發現,原來詩歌不僅僅是在文學上能帶給人美的享受,在哲學上,更是能融入到曆史進程中,成為人文光輝閃爍的頂上明珠。

這個發現如何能不讓聽眾粉絲們欣喜若狂?

然而,正當大家都期待萬分之時,隻聽見顧知書的聲音響起:

“由於時間關係,今晚的《深夜巷話》即將到達尾聲,哲學的故事我們以後再續,接下來我們進入到聽眾來電熱線環節。”

什麼?

到點了?

無數意猶未儘的聽眾望向時鐘,發現果不其然,竟在不知不覺間,就已經來到了淩晨的2點半,節目儼然接近了尾聲。

怎麼會這麼快?

平時我都會聽著節目犯困的,甚至好幾次聽著聽著都睡著了。

但今晚卻是全無丁點睡意,好奇心幾乎達到了頂點,還想在哲學的長河裡繼續徜徉。

過去從未有人能將哲學的脈絡如此清晰地展現在我眼前,也從未像今晚一樣,能通俗易懂地感受到屬於哲學的獨特魅力。

從理性的建構跨越到人性的光輝,然後呢?

關於詩意的哲學,我們聽見了尼采的激情呐喊,然後呢?

難道除了尼采就冇有其他人了嗎?

即便是尼采,我們關於他和他哲學思想的瞭解,也都才太少太少,遠遠不夠。

而在哲學長河的下遊方向,還有哪些精彩的故事和人物在等待著我們?

心癢難耐!

但……

該死的電台!!

老子想要發彈幕啊喂!!!

土撥鼠尖叫!

“好,我們似乎已經迎來了第一位熱心聽眾,您好,能聽見我說話嗎?”

“嗯?是我嗎?”

羅堅愣了半晌,才驚愕地迴應。

他從恍惚中驚醒,發現自己竟然在不知不覺間,幾乎收聽完了整場電台節目。

更是在自己都冇有意識到的前提下,撥打了熱線電話。

接通之後,手機那頭傳來顧知書的聲音,羅堅則怔在原地,有點不知所措。

媽呀!

我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打這個電話!!

可能是聽得太入迷了?以至於聽見一個號碼,就下意識地隨手撥打了出去。

但我壓根就冇有準備好提問的問題啊!

說什麼好呢?

急!

在線等!

羅堅從未想過區區十來秒的沉默,會讓他如此焦急難耐,心中煎熬萬分。

而想到可能有成千上萬的人,在收音機廣播前等待著他說話,羅堅更是大半夜的連汗珠子都從額頭上冒了出來。

他本身就是個輕度的社恐,屬於網上我重拳出擊,現實中我唯唯諾諾的類型。

隻要想到無數人對自己露出鄙夷厭惡的眼神和表情,他就害怕極了。

突然,他回憶起在互動視頻的結尾部分,看到的字幕,推理女王阿加莎?

羅堅也不管三七二十一了,找到個想法就急忙問道:

“顧,顧神你好,我,那個,我能瞭解下關於推理女王阿加莎這個人物嗎?”

靠!

什麼鬼嘛!

無數剛纔沉浸在哲學世界裡的聽眾,聞言差點要當場怒噴出聲。

你這傢夥,好不容易搶到機會,能夠直接提問,居然扯一個和今晚主題完全無關的問題?

與之相反,無數因為推理視頻入坑,卻又被哲學吸引留下的聽眾,則內心高呼:

乾得漂亮!

雙廚狂喜!

今夜一魚兩吃,舒服了。

關於阿加莎?

顧知書聽到這個問題,也是陷入到猶豫。

倒不是他關於阿加莎本人的事蹟瞭解不多,相反,在這個傳奇女性身上,值得大書特書的點太多了,一時半會根本就說不完。

她是和柯南道爾、鬆本清張並稱的世界推理小說三大宗師,考慮到時代背景,以女性身份做到這點,尤為不易。

她創作的80部推理小說,共被翻譯成108種語言,創下吉尼斯世界紀錄。

她的作品銷量僅次於《聖經》和莎士比亞。

她是偵探界的黑寡婦,是文學界的瑪麗蘇,是推理女王阿加莎!

更是被無數熱愛她的國內書迷們,親切地稱為“阿婆”,一個外國人,能夠在國內擁有認可度如此高的昵稱,並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情。

何況年輕時的“阿婆”,還是一個仙氣飄飄的金髮小仙女,精通樂器、歌唱、文學,還很喜歡穿古希臘服裝進行cosplay……

她還是世界上第一批學會立式衝浪的女性之一。

一戰期間她還加入了誌願醫療兵隊伍,轉職成為“藥劑師”,正是這段經曆,讓她掌握了豐富的化學和藥劑學知識,為她日後創作浪漫的犯罪藝術,提供了專業而嚴謹的素材。

她身上可書寫的地方太多了,但要論最富傳奇性和戲劇性的,還當是她麵對不幸婚姻時所做出的那件讓無數人震驚到瞠目結舌的舉動——

顧知書想到應該說什麼了。

“關於阿加莎嗎?她的詳細事蹟,你可以等到日後《羅傑疑案》發行後,從序言裡再作瞭解,時間問題我在這裡就不太多展開了。

關於這位傳奇的女性,我想,可以介紹她在婚姻裡的一樁奇聞。

她的第一任丈夫是英俊的少尉軍官阿奇爾·克裡斯蒂,阿加莎24歲與他閃婚,從此成為阿加莎·克裡斯蒂。

結婚12年,有一名可愛的女兒,小說事業也大獲成功,本該是幸福美滿的生活,卻突然遭遇晴天霹靂。

丈夫婚內出軌,單方麵提出離婚要求。

而讓所有人都冇想到的神奇故事,在這個時間點上,開始上演——

阿加莎失蹤了!

1926年12月4日,在距離阿加莎住所12英裡外的一處斜坡下,警方發現了一輛失控後衝進樹籬裡的轎車。

車中空無一人,隻有一個行李箱、一件皮大衣、以及一本阿加莎本人的護照……

著名偵探小說作家人間蒸發?

是意外還是被謀殺?

如此吸人眼球的噱頭,一下子讓全國的媒體記者蜂擁而至。

女作家失蹤之謎更是登上了報紙的頭條。

在她失蹤的十一天時間裡,整個倫敦都陷入嘩然,搜救犬、偵察機、甚至連當時最著名的偵探小說作家柯南道爾,都加入到了搜尋隊伍之中。

據說有超過一萬五千人在全力搜尋這位失蹤的女作家。

而身為最大嫌疑人的丈夫阿奇爾·克裡斯蒂,也在警方和狗仔隊的連番盤問下,不得不說出他的不在場證明——

他和情婦住在一起。

至此全世界都知道了這個男人出軌的醜態,從此聲名狼藉。

而神奇的是,就在阿奇爾的醜態被曝光的幾天後,人們在一處旅館找到了失蹤的阿加莎。

原來她是以‘尼爾’的姓氏登記入住,這個姓氏正是丈夫阿奇爾情婦的姓氏。

對此事,阿加莎並未作更多的正麵迴應,

隻是推托以‘失憶症’之名。

民間也並未因此責怪這個被丈夫背棄的可憐女子,畢竟,任何人遭遇這種挫折,都有可能受到刺激,精神失常不是嗎?

1928年阿加莎和阿奇爾辦理了離婚手續……”

啊?

彆說是羅堅,就連原本那些對“跑題”很不滿的聽眾,這時也是吃瓜吃得津津有味。

還能這樣?

一個寫推理偵探小說的女作家,麵對渣男丈夫的背叛,把小說裡的劇情搬到現實世界上演。

通過一場精心設計的“佈局”,成功讓丈夫身敗名裂。

想想都超帶勁的呢!

你說你冇事招惹她乾嘛??

女孩子們更是聽得如癡如醉,已經在腦海裡幻想出那個男人會是何等彷徨,汗流浹背的模樣。

讓你敢招惹寫犯罪小說的老婆大人!!

渣男就該身敗名裂,千夫所指,活該!!

進而女聽眾們也按捺不住內心的好奇,有點想要去讀阿加莎的作品了。

如此傳奇的女子,筆下寫出來的文字,也一定會帶有很奇特的女性視角吧?

在男性讀者受眾占據多數的推理小說領域,她是憑藉何等驚人的智慧和細膩的心思,成為三大宗師之一?

單憑這一點,就足以讓無數為阿加莎折服的女聽眾,自願去尋找阿加莎的作品,來一睹為快。

很可能會從此熱愛上推理犯罪類小說,一發不可收拾。

以前可冇人告訴過我讀偵探小說還能有對付渣男的隱藏效果。

學到了學到了!

以後誰再敢欺負老孃,你自己小心點,畢竟不是誰都像阿加莎這麼“善良”的,僅僅隻是讓渣男醜態畢露,聲名狼藉……

事實證明,阿奇爾這個渣男,可能真是帶了點幸運在身上的。

畢竟在他出軌的這個時期,阿加莎剛憑藉《羅傑疑案》一炮而紅,作品風格還冇後來那麼“喪心病狂”。

要知道她在離婚後,就立即踏上了遠赴中東的旅途,搭乘的交通工具,正是“東方快車”。

你很難想象後來的《東方快車謀殺案》和《尼羅河上的慘案》,阿奇爾在其中貢獻了了多少“靈感素材”的來源。

殺!大殺特殺!殺他個血流成河!!

也得虧阿加莎是把內心的滔天殺意放到了作品之中,要是落在現實世界裡的話……

不敢想!

事實證明,千萬不要去招惹一個愛讀推理犯罪小說的女人。

尤其不要去招惹一個會寫推理犯罪體裁的女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