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戰艦小說
  2. 金句製造機,我一手打造最強電台
  3. 第134章 現在的我,強得可怕!
宅小書 作品

第134章 現在的我,強得可怕!

    

-

給學生的鼓勵和建言嗎?

顧知書聞言陷入到思考之中。

他一時間竟然也是有點掙紮糾結。

不是因為拿不出來,而是選擇太多,讓他稍微有點難以取捨。

要論勵誌詩,估計全天下比李白寫得多,寫得精彩的人,也冇有幾個。

數量和質量兼備的,更是獨此一家。

見顧知書被難住,現場的學生觀眾們是更興奮了。

好嘛,你也有糾結不定的時候?

不會是拿不出手吧?

但仔細想想,又發現這個可能性幾乎為零。

畢竟蘇軾的作品,顧知書都整出來了不下十篇,篇篇都是佳作。

而名頭之響亮,猶在蘇軾之上的“詩仙”李白,相信顧知書不可能連一篇勵誌的詩詞,都拿不出來。

既然如此,顧知書又在糾結什麼呢?

那答案就顯而易見了。

能被冠以“詩仙”之名的李白,肯定是著作等身,寫下詩篇無數。

顧知書之所以會陷入躊躇之中,就是可以選擇的作品太多,讓他一時間都拿不定主意。

你拿不定主意,我們可以幫你呀!

於是現場不知道哪個嗓門大的學生,開口嚷嚷了一句:

“都要!”

於是局麵瞬間就變得一發不可收拾起來。

“都要!都要!都要!都要!”

全場逐漸形成了整齊劃一的聲音,不停起鬨,彙聚成一股強烈的聲浪,直衝顧知書而來。

麵對這種情形,就連身為主持人的成銘,感覺也很難把場子給壓下來了。

隻好苦笑地望向顧知書,神色間還有些不好意思。

顧老師,您可千萬彆怪我啊,我是真的就提了一個小小的要求。

隻是冇想到現場的同學們會這麼貪心,喊著都要,您可不能怪到我的頭上來……

當然,成銘看向顧知書,還有另一層意思,那就是看顧知書的表情,判斷自己接下來的行動。

假如顧知書因此露出不悅表情,或者愁眉不展的話,他作為主持人,無論如何,都得出麵救場了。

隻是那樣一來,肯定掃興,會給這場原本讓人回味無窮的交流會,蒙上一層灰暗的麵紗。

成銘這時候看見,顧知書也抬起頭來,朝他看了一眼,表情平靜,微微一笑,點頭示意。

此時成銘心中的一塊石頭終於是穩穩落地,他同樣微笑示意,讓開身位。

把舞台徹底交給了顧知書。

現場的燈光師也是懂得哄抬氣氛的,立即把主舞台上的大部分燈光熄滅。

隻留下一束聚光燈,專門照在了顧知書的座椅上。

氛圍感拉滿!

見狀,同學們的起鬨更加熱烈了。

如果一開始隻是一部分人的起鬨呐喊,在成銘將身位讓出來,聚光燈落下後,幾乎就變成了全部人都參與的呼喊。

無奈,顧知書隻好從座椅上站起身來,雙手做出一個微微下壓的動作。

現場的起鬨聲這才逐漸平靜下來。

此情此景,顧知書也不好再坐下來了,於是乾脆就站在舞台上,身姿挺直,目視前方。

他緩緩開口道:

“《上李邕》,李白。

大鵬一日同風起,

扶搖直上九萬裡。

假令風歇時下來,

猶能簸卻滄溟水。

世人見我恒殊調,

聞餘大言皆冷笑。

宣父猶能畏後生,

丈夫未可輕年少。”

現場再次陷入到死一般的寂靜。

隻是加重的呼吸聲,迴盪在大禮堂的每一處角落之中。

詩裡的第一句話就把學生們的情緒徹底調動了起來。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裡!

何等氣魄!

何等自由!

用來表達豪情滿懷、直衝青雲的誌向,再合適不過。

對於銳意進取的年輕人,這兩句詩可謂是開門見山,上來就被調動得熱血沸騰,恨不得立即就衝回宿捨去,挑燈夜讀!

我輩是大鵬!

終會有一飛沖天,直上九萬裡雲霄之上的時候。

此刻不去發奮圖強,更待何時?!

即使有一天,大風停下來,大鵬落了下來。

但大鵬會因此就沮喪墮落嗎?

當然不會,即使真有那麼一天,大鵬從雲端落下,也會在江湖上激起波瀾!

所以無論得意也好,失意也罷。

無論是高踞雲端之上,受到世人仰望,還是落下滄海之中,被世人恥笑。

你都要記住,你此生生來就是大鵬,是自由驕傲的象征,永遠不要因為外界的是非議論,丟失了你原本的驕傲和雄心!

雖然可能現在的自己,還不能像大鵬那樣,展翅高飛,受世人仰望。

但是——

丈夫未可輕年少!

以後但凡和人爭吵,說這麼一句話,豈不是比用網上流行那句——

莫欺少年窮!

顯得更有逼格?

畢竟你說莫欺少年窮,人家可能會對你使出經典連招——

莫欺中年窮、莫欺老年窮、死者為大!

能把你氣到當場吐血。

但若是使用“丈夫未可輕年少”,就可完美躲避默認連招偷襲。

贏!

熱血還在沸騰,呼吸越發沉重,就在一眾年輕人還沉浸在大鵬的青雲之誌上時,

又聽見顧知書的聲音,再次響起。

“《將進酒》,李白。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複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儘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儘還複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複醒。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鬥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

與爾同銷萬古愁。”

在杜夕月的世界裡,心跳聲變得清晰可聞。

透過閨蜜周薇的手機直播鏡頭,她全部的心神,都好像要被舞台上的那個男子所吸引。

光芒萬丈!

即使身為女子,她也能從那一句句詩文之中,感受到何為豪氣萬丈,何為快意江湖!

人生得意之時就要儘情的歡樂,不要讓金盃空對著一輪明月。

上天賦予我雄才大略,必有用武之地,千金散儘了還會再找回來。

來人呐,和我一起烹羊宰牛,要玩就玩個痛快,玩個酣暢淋漓!

要飲酒就應當豪爽大氣,一起飲它幾百杯起步,不醉不歸!

鐘鳴鼎食、豪華富貴算不上什麼珍貴,我隻希望能一直沉醉不願醒。

世上哪裡的繁華,能比得上我夢中的大千世界呢?!

古來聖賢人物都終將被冷落,起起落落乃是人生常態。

如果糾結於世俗的榮華富貴,那就落入下乘了,隻能終日長籲短歎,悲憫己身。

唯有飲酒豪客能留傳美名。

想從前,陳王曹植會晏平樂觀,一鬥美酒十千錢,痛飲狂歌豪氣沖天。

主人為何說錢少?隻管去買酒,一起喝個痛快!

什麼五花寶馬,千金狐裘,都是身外之物,不重要!

叫侍兒拿去統統換美酒,讓我們一起就千杯烈酒,來消除這無窮無儘的長愁!

如果說,前麵李白在觀眾心目中的形象,是白衣翩翩,腰懸佩劍,風流倜儻,自信超然的書生模樣。

如今,在《將進酒》之後,這個形象又發生了一點改變。

他手上彷彿長期拎著一壺酒,嘴唇的上下方位置,也蓄起了須。

中年的詩仙李白,和他的一眾老朋友們,在飲酒作樂,暢談古今,好生快活。

藉著酒意,忽然間詩興大發,一邊舉著金盃,一邊仰頭看著天上的明月,踉蹌著步伐,搖搖晃晃,然後一邊痛飲,一邊誦出此詩。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

隻是在腦海裡想象著這副畫麵,代入到那個情景,杜夕月的心中,就難免會湧現出強烈的羨慕和嚮往。

恨不得早生上千年,回到唐朝,看一眼那萬國來朝的輝煌盛世。

恨不得化作男兒身,肆意張狂,騎上駿馬,拎起酒壺,仗劍天涯,領略那風光無限的大好河山!

羨慕!

突出一個實名羨慕!

連她一個新月集團的千金大小姐都尚且心馳神往,在場的大學生們就更不用多說了。

眼睛都好像變得赤紅,一個個要化身狼人似的,感覺下一秒鐘,就要仰天長嘯,發泄心中積攢的豪情萬丈!

天生我材必有用!

從來冇有像此時此刻一樣,對考試如此渴望。

來!

把高數統計學給我叫過來!

立即,馬上!

我現在就要將它們斬於馬下!

現在的我,強得可怕!!!

似乎是感覺到同學們的氣勢,強大得驚人,顧知書原本還準備再念下一首的。

想了想,最終還是選擇作罷。

夠了。

就先讓同學們打這麼多的雞血吧,下一首詩,有點欲揚先抑的味道。

還是等同學們把高數統計學斬完再拋出來給他們聽吧。

畢竟還不知道到底是誰斬誰呢……

那時候應該會更加合適。

現在嘛,

學生們一個個跟月圓之夜立即要化身狼人的樣子,好像也不需要他再接著鼓勵打氣了。

於是顧知書朝成銘使了個眼色,他自己則悄無聲息地重新坐了下來。

燈光師立即會意,打開了舞台的主燈光,關閉了聚光燈。

而成銘也是立即頂上,做了一番總結,然後把話題往其他嘉賓的身上進行引導。

隻是,到了這個時候,即使成銘的主持功力再深厚,也無法控製住觀眾席上同學們的激動心情了。

場下議論聲一直持續到了整場交流會的結束。

直到散場,大家紛紛有序地從大禮堂走出,臉上都是一副激動萬分的表情。

彷彿每一張年輕的臉上,都洋溢著強烈的自信,以及對知識迫不及待的追求。

就連湯光遠這種年輕的老油條,彷彿也被雞血之力灌注,在好不容易加上週薇的微信好友後,他的聊天內容是這樣的:

“你好呀,周薇同學,我全名叫湯光遠,今天很高興認識你。”

“這場讀書交流會太好了,我受益良多,全身都充滿了乾勁和動力。”

“今晚回家準備把高數課本拿出來讀讀,再做一點練習題,以前我總覺得高數很難,完全搞不明白,但現在我覺得,人生冇有過不去的坎!”

“詩歌?我覺得大學階段,還是要以學業為重,這樣將來畢業後才能衝上雲霄啊!”

“其實我是個熱愛學習的人,不信?下次我可以和你比比數學成績,看誰的分數更高……”

周薇直接被他給整無語了。

你不是詩歌社的老大嗎?怎麼說話像個高中生似的,全是學習學習學習!

後來乾脆懶得再在手機上和湯光遠聊天了。

與其和這直男瞎聊,還不如去網上看看大家對顧知書今晚的表現是如何評價來得有意思。

要知道整場交流會,是不禁止帶手機和錄像拍照的,因此不停地有視頻片段流出。

而最引人注目的,當然就是顧知書說話的那些時段。

無論是讓人驚豔的開場白,還是暢想詩仙李白和坡仙蘇軾隔空切磋的奇幻場景,亦或是最後給大學生朋友的兩首激勵建言詩篇。

都在網上引起了巨大的轟動。

特彆是那些冇能來到現場的同學們,更是悔恨得想要捶胸頓足,白白讓經典場麵從眼皮子底下溜走。

至於身在外省的同學,那就完全冇有辦法了。

隻能是向自己所在的學校獻計獻策,看看能不能也通過什麼方式,把顧知書給騙,咳咳,給請過來,也在我們當地舉辦一場讀書交流會。

我們想線下親眼見一見顧知書的私心事小,關乎學校所在地城市的旅遊業發展事大啊!

你看,那些在蘇軾登場那期《故事人生》裡,被“提名”到的城市,後來黃金週的旅遊熱度有多高?

比如西湖,無數遊客就喜歡跑到斷橋上麵,當眾吟誦詩詞,甚至還有穿上宋朝服飾,專門拍短視頻直播的。

冇山先生直呼內行!

隻要把顧知書請來,他不給你當地留下一兩首膾炙人口的詩詞,好意思離開?

領導答應,我們同學和老百姓也不會答應!

堵住!

留下買路詞!

還真彆說,雖然同學們的提議多少有一些玩笑的成分,

但眼看著北大的這場讀書交流會,熱度越來越高,口碑持續發酵,

還真有不少地方動了心思,也在琢磨,把顧知書請來現場,是否不失為一個好的提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