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他當之無愧

    

-

“樂瑤,你知道嗎,剛纔我們說的這段《故事人生》,關於王陽明先生的生平事蹟,是借鑒引用了深夜宇宙裡一本非常出名的暢銷書。”

“哦?還有這層緣故?”

“是的,你可能很難想象,這本書的前身,最初是在論壇社區上連載的文章,收穫了驚人的2000萬點擊量,然後整理改編成實體書出版,五年銷量突破1000萬,成為國內十大暢銷書之一。

可以說,這是一本純粹的草根作品,在網絡創作大多集中在架空曆史題材的大環境下,它以正史為依據,用一種網絡語言向讀者娓娓道出三百多年關於明朝的曆史故事、人物。

其中原本在曆史中陌生、模糊的曆史人物在書中一個個變得鮮活起來,為讀者解讀曆史中的另一麵,讓曆史變成一部活生生的生活故事。”

“那這本書的名字是?”

“《明朝那些事兒》。”

“啊?”

剛剛還在為王陽明先生的離世而悲傷哀歎的粉絲們,一聽到這個書名,就立即不淡定了。

明朝那些事兒?

那豈不是說,王陽明如此精彩跌宕的一生,也隻是這本書裡麵……僅僅占據很小篇幅的一個章節內容?

畢竟明朝共計276年曆史,湧現出無數風雲人物,從開國皇帝朱元璋,到末代皇帝崇禎,中間誕生過多少名臣武將,又有多少可歌可泣的動人故事?

僅僅是王陽明的一生就已經如此精彩紛呈,讓人又哭又笑,那其他人的故事呢?

粉絲們感覺到顧知書在自己麵前挖了一個天坑,一個深不見底,不知道哪一天才能填上的無垠深淵!

“我們什麼時候纔有機會讀到這本佳作呢?”陳樂瑤問出了無數聽眾的心聲。

顧知書笑了笑,迴應道:“工作量太大了,可能需要一點時間,我提及這點,是想要告訴大家,即使是正史,也不一定都是枯燥乏味的,嚴肅的曆史,一樣可以被寫得幽默風趣,寫得精彩紛呈。”

他稍微停頓,又繼續道:

“最後,我想對今晚的主角王陽明,再做一點補充。

關於他的一生,用以下這段二千多年前的文字來描述,可能是最好的表達——

【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遊;獸,吾知其能走。

走者可以為罔,遊者可以為綸,飛者可以為矰。

至於龍,吾不能知其乘風雲而上天。】

鳥,我知道它能飛,魚,我知道它能遊,獸,我知道它能走。

飛的我可以拿弓箭射,走的我可以拿繩網網,遊的我可以拿魚竿釣。

但是麵對龍這種存在啊,我實在是拿它一點辦法也冇有。

學識淵博莫測,誌趣高妙難知,如蛇般屈伸,如龍般變化,龍乘風雲,可上九天!

王陽明的一生,曆經坎坷,卻意誌堅定,出身名門,混跡官場,卻心繫百姓,他反對暴力和貪慾,堅信正義和良知。

終其一生,王陽明讓看似已無出路的儒家思想重新煥發了光輝。

過去的儒學總是板著臉高高在上地講“修身齊家”,陽明心學則不再讓人做書呆子,而是敢於自省,敢於體驗,敢於關心大事小情,敢於經世致用解決真實問題。

過去儒家隻是一種精神的權威,如今它潛入民間,跟農夫、商人結合在一起,便從精神力量變成了社會力量。

直到近代,社會思想巨大改變,無數覺醒的知識分子也都會到王陽明那裡去尋找思想解放的本土資源。

因此人們才說,五百年來儒家的源頭活水就在王陽明。

他的心學是華夏文明史上的一朵奇葩,是值得我們每個人為之驕傲的財富,他吹響了人性解放的號角,引領了明代末期的思想解放潮流,他的思想流傳千古,甚至飄洋過海,深刻影響了東亞地區的許多國家。

聖賢之名,他當之無愧!”

…………

…………

在南方燈火通明的城市一隅,一名二十出頭的女孩,安靜地收聽完了今晚的電台節目。

她漂亮的眼眸裡,倒映著窗外的霓虹,透明的玻璃窗上,還映出了她模糊的輪廓。

上一次,也是在這扇窗戶前,也是麵對同樣的景色,她內心彷彿誕生了一頭可怕的魔鬼,在慫恿著她,往下跳!

跳下去就什麼都不用擔心了,再也不用畏懼害怕。

她當時被自己的這個可怕念頭給嚇壞了,幾乎是狼狽地跑回到房間內,鎖上門,用被子把自己緊緊包裹起來。

但即便如此,那個魔鬼的聲音依然冇有消失,還是會不斷地在她腦子裡浮現。

尖銳、刺耳、詭異、恐怖!

其實她內心清楚,哪裡有什麼魔鬼的聲音呢?

一切不過都是因為她病了,出現了幻聽,把內心深處的一些黑暗想法,通過這種方式給表達了出來,僅此而已。

可哪怕明白這個道理,她也拿內心的聲音,冇有任何辦法。

醫者不能自醫!

很多時候,你腦子裡冒出來的想法,完全是不受你自己控製的。

往往你越是告訴自己,不要去想某個東西,比如蘋果,你腦子裡就越是會浮現出各種各樣的蘋果形狀。

有新鮮的,有腐爛的,有通紅的,有青色的,有大如拳頭的,有小巧玲瓏的……

她知道,再這樣下去,她的人生可能很快就走到儘頭了。

明明有疼愛自己的父母,有活潑好動的弟弟妹妹,有一份還算體麵的工作,有不少知心體貼的閨蜜。

除了愛情,她的人生好像也挺美滿的。

她可一點都不想就這樣結束。

如果她真的從窗台上跳了下去,讓鮮紅色汙染了這個世界,當天晚上,就會有環衛工人把這抹血色清洗乾淨。

世界不會允許她留下汙點痕跡。

旁人也不會為她的短暫生命惋惜太久。

最終受到最大傷害的,隻會是自己的爸爸媽媽,弟弟妹妹,以及親朋好友。

她纔不想就這樣去死!

所以她選擇了求救,在論壇上,釋出了自己親筆書寫的求救信。

而現在,那個困擾她許久的聲音,終於是消失不見了……

(趕車,冇寫完,明天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