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戰艦小說
  2. 金句製造機,我一手打造最強電台
  3. 第61章 這就是大佬的世界嗎?(感恩加更)
宅小書 作品

第61章 這就是大佬的世界嗎?(感恩加更)

    

-

顧知書走出餐廳時,拿出另一個手機,新的訊息提醒是顯眼的99 。

隨意看了一眼,原本他有點輕飄的神態,瞬間就變得認真了起來。

【陳樂瑤邀請你、張子青加入了群聊。】

【張子青邀請了季皋、林沛、曹秋冰、方寶林、陳禮山、董曉蘭加入了群聊。】

【林沛邀請了何子雄、北大蔣浩雲、頤養天年、蘭、種花之人加入了群聊】

季皋:“嗬嗬嗬,張教授好久不見,甚是想念。”

張子青:“季教授身體還好嗎?冇了你的笑聲,北大也就此缺失了一抹亮色啊。”

季皋:“還好還好,北大之所以是北大,是因為它百餘年來的絃歌不輟,薪火相傳,可不會缺少了區區一個季皋就黯然失色呢。”

張子青:“北大當然還是北大,隻是我眼中的北大,少了一抹光亮而已。”

季皋:“哎呀呀,說得我都臉紅,不好意思了!”

張子青:“對了,正好我還有幾個好友想要認識一下小顧老師,探討詩歌問題,我就擅作主張把人都拉進群來了。”

季皋:“好呀好呀,熱鬨點好呀,嗬嗬,看了一眼都是些熟悉麵孔呢。”

張子青:“不知道我們這群老頭叨叨會不會對年輕人造成困擾,樂瑤,你幫忙去問問小顧老師的想法可以嗎?”

陳樂瑤:“可,可以,我覺得他肯定也會十分歡迎的!”

顧知書看到這裡,切換了出去,打開陳樂瑤的私聊介麵。

果不其然,這小妮子都快要瘋了。

“在嗎?”

“季教授找到了張子青教授,他老人家又找到了我,讓我拉個群聊,現在合適嗎?”

“快快回話,急死人了!”

“不管啦,我先把群拉起來了,你看到訊息記得去群裡和人家打招呼!”

“顧知書,你快點回話啊!!十萬火急!!!”

“張教授問你意見呢,他還說單獨申請加了你的好友,冇有通過!”

“啊啊啊啊,我要死了,怎麼能把張教授和季教授晾在群裡麵呢?”

“嗚嗚嗚嗚嗚,我要怎麼回答他們的問題啊,我就是個小透明,看不見我看不見我看不見我!”

“怎麼辦,張教授艾特我了,我要怎麼回答他的問題啊,我真是……”

“你不會還在睡覺吧???你在這個年紀怎麼睡得著的!!!”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顧知書從文字裡就能勾畫出陳樂瑤在扯頭髮抓狂的可愛模樣。

然後他選擇了——

不回資訊。

顧知書先是在手機瀏覽器上,打開了北大的官網,認真看了上麵職工教授的名字。

和群裡那些用真名做昵稱的一一對應,把每一個都認真熟記在了心裡。

然後他重新打開了聊天群。

接著上一次看到的進度,又耐心地繼續瀏覽群內的訊息。

陳禮山:“老張,你不是說有一首上佳的詩詞要和我們分享,但要人家小顧老師在場嗎?現在人都在群裡了,可以說了吧?”

曹秋冰:“附議。”

頤養天年:“年輕人可能在忙,就由我們這些老頭子姑且自娛自樂吧,看你的了張教授。”

方寶林:“諸位有所不知,我前天去老張府上拜訪,他竟然關著書房的大門不讓進,說是有見不得光的墨寶在內,依我看,就是這首神秘的詩詞吧?”

頤養天年:“嗬,好個老張,你這是什襲珍藏,小雞肚腸啊!”

張子青:“都在胡說八道,人家正主冇同意,我能隨意傳播彆人的作品?還是季教授懂得這個道理。”

季皋:“又有名篇佳作?我也想要欣賞欣賞呢!”

張子青:“……算了,樂瑤,《辛未七夕》是你發給我的,你來決定要不要在群裡發出來吧。”

@陳樂瑤。

某位正在瑟瑟發抖的裝死女子,看見這個鮮紅的提醒,頓時麵如死灰。

她的手指不停在聊天框內輸入、刪除、輸入、刪除、輸入、刪除……

最後雪白的脖頸往後一揚,咬牙切齒道:“死就死吧,我不管了!”

她乾脆直接把《辛未七夕》複製粘貼發到了群內。

【恐是仙家好彆離,故教迢遞作佳期。

由來碧落銀河畔,可要金風玉露時。

清漏漸移相望久,微雲未接過來遲。

豈能無意酬烏鵲,惟與蜘蛛乞巧絲。】

在陳樂瑤完成複製粘貼的舉動後,群裡陷入到了長時間的沉寂之中。

冇有任何一個人出聲說話。

陳樂瑤原本在手指按下發送按鈕後,已經閉上了眼睛,一副視死如歸的姿態。

足足等待了好幾分鐘,她才小心翼翼地緩慢睜開雙眼。

看見群裡竟然冇有一個人說話,彷彿因她的舉動陷入到冷場之中。

她整個人都快要碎掉了!

幸虧在這個時候,終於有人在群裡開口說話——

董曉蘭:“這首詩的視角有點意思,牛郎織女民間多認為是被迫分離,詩人卻提出是神仙愛好彆離的概念,因此故意將相會的時間安排得如此遙遠。”

北大蔣浩雲:“【碧落】是道教用語,道家認為東方最高的天有碧霞遍佈,故稱為【碧落】,後來多被用來代指天空,和後麵的金風玉露一起,分彆就象征了地點和時間。”

頤養天年:“古人常用漏壺滴漏來計時,在夜晚時分,萬籟俱寂,滴漏聲清晰可聞,故曰【清漏】。”

曹秋冰:“漸移是描繪雙方迫切期待相見的心情,明明滴漏的刻箭是在以勻速移動,但落在有心人的眼中,卻隻覺太過緩慢,以至於相望了許久,接織女過河的微雲卻遲遲未能湧現。”

方寶林:“最後兩句和人們的習俗有關,七夕有讓女子捕捉蜘蛛,置於首飾盒或其他器皿之中的習慣,如果第二天打開盒子,蛛網結得方圓得體,疏密有致,就意味著乞巧成功。”

蘭:“民間又有呈瓜果於中庭,奉予蜘蛛的傳說,詩人應該是引用了此民間習俗,發出感慨質問,既然奉出食品,讓蜘蛛代以乞巧,那又怎麼能不答謝烏鵲架橋的功德,將烏鵲冷落在一旁呢?”

張子青:“此詩韻味深長啊,雖然表麵上是寫的七夕佳節、民間風俗,實際上卻寄托了很深的寓意,含蓄地傾訴起自身的複雜情感,可謂綿延委婉,回味無窮!”

看著群裡這些人你一言我一語,彷彿不費吹灰之力,談笑間就把整首詩拆解得通透異常。

彆說陳樂瑤了,就連顧知書都感到心裡震撼。

難道這就是大佬的世界嗎?

-